为了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文化自信自强,2022年,上海市民政局委托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傅林祥教授开展了“上海区县及以上政区地名文化内涵研究”。上海民政微信公众号特设“地名文化漫谈”栏目,每周陆续刊载相关学术研究成果。
刊载内容仅代表学术观点,不作为行政区划、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依据。
上海务与上海浦这两个最早的“上海”地名,都见之于宋代文献。是先有上海这个聚落,还是先有上海浦,再在浦边形成聚落,已经很难确定。现存的明代文献中,有了对“上海”含义的推测。
较早的解释,认为是“海之上洋”的意思。现存最早的一部上海县志——弘治《上海志》说:“上海县(称上洋、海上),旧名华亭海……其名上海者,地居海之上洋故也。”上洋、海上是明代人对上海县的别称。史籍中关于华亭海的记载很少,可以解释为华亭县东面的海,上海建县前属于华亭县;也可以指古吴淞江下游——沪渎,沪渎也称沪海。这个解释是将上海与海洋直接联系起来,但是仍然存在疑惑:“海”指的是华亭海或沪海,“上海”“上洋”的“上”又是何意?
万历《上海县志》有不同的记载:“其名‘上海’者,按《永乐大典》载郏亶《水利》谓松江南有大浦十八,中有上海、下海二浦。今县治之左有大川曰黄浦,亦曰上海浦,县之得名以此。若夫‘上洋’之名,则旧志所谓‘海之上洋’,今或称为‘海上’云(或云宋初诸番市舶直达青龙江镇,后江流渐隘,市舶在今县治处登岸,故称上海)”。
该志编纂者认为县名是以上海浦得名,而且这一说法比较可信,因而将其排列在前面。接着介绍了上海的两个别称“上洋”、“海上”,采用了旧志的说法。又记载了第三种说法,认为南宋时海舶在此停靠,人员由此登岸,因此称上海。对于第三种说法,需要特别分析一下。上海浦这个地名在北宋熙宁年间就已经存在,海舶在宋代大部分时间是在青龙镇停泊,直到南宋末年才停靠到上海浦边,并且将市舶务这个管理机构也移到上海。也就是上海得名在先,大批海舶停靠在后。假如在青龙镇兴盛时期,甚至更早的时候,有个别海船停靠在当时还没有地名的“上海”,这种孤零零的海船停靠形成不了一种景观或特色,不可能形成为地名。清代康熙年间屈大均编纂的《广东新语》与乾隆年间李调元的《南越笔记》,都记载广州一带“出洋谓之下海,入江谓之上海”。上海浦的东边正好有一条下海浦。假如“上海”表示海船从海上进入内河码头停靠之处,“下海”表示船舶出海起航之处,上海浦与下海浦之间、或邻近的地方要有一个类似与青龙镇一样的集镇,海船才会在此卸货、交易、等待出洋的时机。北宋年间的上海务,或更早的上海聚落,显然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平。志书编纂者也不大相信这个说法,将其备注在最后。
要确切地了解“上海”的含义,已经不大可能,但是万历《上海县志》的说法还是为今人提供了解读的空间。在宋、元、明三代的文献中,上海浦与下海浦相邻,都是吴淞江南岸的大浦,两者之间没有其他大的河流存在。将“上海”、“下海”合在一起观察,“上”“下”可能指的是方位,位于河流的上游称“上”,靠近下游的称“下”。上海地区最典型的河流名称如上槎浦、中槎浦、下槎浦(嘉定县),是宋代吴淞江北岸的大浦。再如上横泾、下横泾(华亭县),上庄泾、下庄泾(青浦县)。上海浦与下海浦相邻,从相对位置来说也是如此。关键是如何理解这个“海”字?
以往的解释侧重于海、洋等水体形态或航运的角度。上海地区属于吴语区,许多地名的形成与方言密切相关,不妨从吴语的角度进行思考。与上海浦、下海浦相似的,近代上海有“南海”、“北海”这样一对地名。在191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《上海指南》中有解释:“南海,即南面,居租界者,每称南市为南海”;“北海,即北面。居城内、南市、西区一带者,每称公共租界以北为北海。”上海、下海与南海、北海的“海”可能是同样的意思。这种现象或规律,在吴方言中比较常见。吴连生等编纂的《吴方言词典》中,“海”字的第2种释义:“方位词后缀。相当于‘边’。顾颉刚《吴歌甲集》:‘结识私情东海东,路程遥遥信难通。’原书注:‘东海,东边也。乡间人多如此说。’”段开琏编著《中国民间方言词典》也说“专作‘东’、‘南’、‘西’、‘北’的方位词后缀”。娄关炎在《若干吴方言单词音义本字考》一文中专门探讨了这一现象:“东边西边、东han西han/东海西海:初疑吴方言指代‘边沿’者,音han。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‘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’阎若璩《四书释地又续》云:‘按古书所称四海,皆以地言,不以水言,四海犹四方也。’著名学者钱锺书在香港版《宋诗选注》后序中说:‘东海西海,心理攸同;南学北学,道术未裂。’此亦袭四海之义也。”由此可见,“海”的这个字义的起源可能很早,并且在吴语区长期使用。民国《吴县志》记载,在横金区三都三图有上海圩、下海圩,木渎区五都一图也有上海圩、下海圩,四图有上海圩。这些圩都不与海、洋相关,可能与上海浦、下海浦的得名方式相同。由此看来,“上海”的“海”,用吴语的解释显得合理一些,是方位词的后缀,即“边”、“面”之意。上海浦、下海浦就是指上边的那条河流、下边的那条河流,与海、洋不一定有关。上海大陆地区是不断向东慢慢生长的,上海浦、下海浦在宋代文献中得到记载,它们得名的时间还要早些,唐末、五代的上海浦、下海浦一带还靠近海边,不一定有大的聚落,因而采用方位词来指称这两条河流。
近代以来,上海的文化是在江南文化的基础上,充分接触、吸收世界文化最新潮流,既是中国的,也是世界的。海纳百川、追求卓越、开明睿智、大气谦和,既是对上海城市精神的概括,也是对“上海”这一地名赋予新时期的内涵。
“上海”作为一个地名,最初指称的地理实体或空间范围,只是一条小河(上海浦)、一座小村庄或小集市(上海务)。随着元代上海县的建立,成为县级政区地名,由此产生了不同层面的“上海”空间:作为聚落名的上海指称的范围在明代沿变为上海县城或上海城厢;作为县级政区名的上海(政区地名的通名常常被省略,因而“上海县”也可以简称为上海)指称范围很大,跨越黄浦江东西两岸。明代,上海浦一名逐渐被黄浦包含、替代,作为河流名的上海(上海浦)渐渐被淡忘。明清两代,析置青浦、南汇、川沙等县,作为县级政区层面的上海范围多次被缩小。1927年上海特别市建立后,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政区层面的上海(即上海市),行政等级与省相同,指称范围与上海县不同,包括原上海县北部和宝山县南部。1958年,江苏省的上海、嘉定等10县划归上海市,作为省级政区地名的上海(上海市)所指称的范围大大扩展。由此可见,随着时间的变化和行政区划更迭,形成了多个层面、空间大小不一样的“上海”,在不同语境下各有所指。